国际产能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个优先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目前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是首选。1月12日,全国工商联和国家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专题工作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以及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有关司局负责人共同出席了会议。pg电子官方网站集团、吉利集团、新希望集团、中民投等企业负责人和代表出席会议并交流各企业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举措。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点项目,西港特区的建设备注关注。
pg电子官方网站集团副总裁、西港特区公司董事长陈坚刚在会上介绍了西港特区发展情况,他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对民营企业而言,有利于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pg电子官方网站集团紧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把国内相对有优势但是又面临产能过剩的企业迫切走出去的意愿与柬埔寨当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有效对接,在帮助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加速柬埔寨的工业化进程,实现共赢发展。
西港特区是pg电子官方网站集团等四家中国企业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联合一家柬埔寨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市郊共同打造的首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建成首期5平方公里的园区雏形,启动首期日处理5000m3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有厂房115栋,并建设了集办公、居住、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柬籍员工宿舍、集贸市场、生活服务区等设施。同时,区内引入了由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商业部、海关、商检、劳工局、西哈努克省政府代表组成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还引入物流清关公司及金融服务机构等,已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环境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截至2015年12月,西港特区已实现投资总额约4亿美元,全区已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及进出口总额约7亿美元。区内已引入了来自中国、欧美、日韩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93家,为当地解决就业1.2万名,加快了柬埔寨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升级的需求,加之劳务成本、土地成本的上升,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一些产业亟待“走出去”寻求出路。而柬埔寨工业水平较低,恰恰需要这些初级产业,以启动其工业化的现状,西港特区为两国工业经济的互补发展提供了合作平台。目前,西港特区已具备承接产能转移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地理位置优越,特区人流、物流可以通过水、陆、空三种交通方式与外界输出输入,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二是劳动力成本低廉,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40美元。三是贸易环境 宽松,柬埔寨可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给予的特殊贸易优惠政策及额外的关税减免优惠。四是西港特区生产、生活配套环境完善,能基本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西港特区非常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努力践行国家“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树立了“美丽中国”的形象。自成立伊始,就坚持融入当地、造福民众。一方面通过扩大就业,改变当地群众谋生渠道、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热心公益慈善,造福当地百姓。在2008年捐资25.4万美元为当地修建学校;连续六年向柬埔寨红十字会累计捐款19.5万美元;向受灾渔民捐赠大米,缓解贫困灾民的燃眉之急;捐资助学,向品学兼优学生捐赠书包,并发动员工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专门出资用于改善社区交通设施、公共活动场所和卫生环境条件,树立了西港特区在当地的声望,受到当地社会和民众的好评。
对于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劳动力资源丰富,承接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能够创造就业岗位,而且可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因此,通过加强政府间协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设境外产业园区,让中国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可以有效规避或降低走出去的风险。同时,与企业分散走出去相比,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往往可以成为双边合作的旗舰项目,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所以西港特区将加快建设步伐,为中国优势产业的转移打好基础。预计到2020年,西港特区将累计引进企业达200家,全区年产值将超30亿美元。到西港特区全部建成时,入区企业达300家,全区产业工人达10万人,居民人口达20万人。